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评剧院的概况
- 2、中国评剧大剧院的介绍
- 3、中国评剧院的历史发展
- 4、中国评剧大剧院的建筑特色
中国评剧院的概况
中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建院方针:“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历任院长张东川、薛恩厚、胡沙、何孝充、冯守仁、胡春萍、杜冠华、凌金玉、吴一平,现任院长王亚勋。
中中国评剧院是隶属中宣部文化部的事业单位,司局级别。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由中宣部、文化部制定建院方针为: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
中国评剧院诞生于1955年,走到今天已经整整50岁了。中国评剧院曾经是文化部领导下的艺术团体,前身是1953年组建的隶属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中国评剧团。
中国评剧大剧院建筑面积10544平方米,拥有800个座位,二楼还有18个贵宾包厢,是国内唯一的地方剧院。主舞台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舞台、灯光、音响均由电脑控制台自动控制,并装有国内一流的6声道环绕立体声电影设备。
沈阳评剧院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家剧院,主要演出评剧。评剧是中国北方流行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而闻名。评剧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中国流行,但近年来逐渐失去了观众的关注。
中国评剧大剧院的介绍
中国评剧大剧院是国内专业的戏曲演出剧场。剧院位于南二环陶然亭桥与南三环洋桥之间,距离北京南站仅有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并配有大型停车场。
中国评剧大剧院属于北京人文景观的著名景点。中国评剧大剧院座落在丰台区西罗园,它的建成不仅结束了中国评院没有剧场的历史,也为城南镶上了一颗艺术的明珠。
中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建院方针:“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历任院长张东川、薛恩厚、胡沙、何孝充、冯守仁、胡春萍、杜冠华、凌金玉、吴一平,现任院长王亚勋。
中国评剧院的历史发展
1、成立于1955年3月,建院以来,剧院曾拥有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谷文月等,演出了《秦香莲》、《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等剧目。
2、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
3、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4、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中国评剧大剧院的建筑特色
1、尽管剧院的中国特色鲜明,但在平面功能设计、空间处理都是很“现代”的。许多高科技材料和设施的使用让中国评剧大剧院拥有了一流的硬件设施,这其中更有一些独具匠心的设计。
2、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
3、中国评剧大剧院外形的建设也具有特色,红色的铜剪纸体现出浓郁的风族风格,弧形的不对称门廊又颇具现代气息。中国评剧大剧院建筑面积10544平方米,拥有800个座位,二楼还有18个贵宾包厢,是国内唯一的地方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