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泉州自驾游到泉州崇福寺最便宜路线推荐

离开“忠记姜母鸭”再往前一百米就是著名的泉州古寺——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

自驾游:导航搜索泉州鲜花港跟随导航或跟随风景标志到达那里。: 泉州4日游泉州开元寺4A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安溪清水岩寺文物保护单位泉州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又名岳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重阳门外东南。五代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南园。

福建泉州旅游景点:承天寺、崇武古城、花巷天主教堂、开元寺、洛阳桥。承天寺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历经千年,承天寺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

我认为泉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免费的有:承天寺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崇武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花巷天主教堂据说是全世界唯一一座粉红色的天主教堂,整体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哥特式。

从九江到崇福寺路线详情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130米,右转进入长虹大道辅路。用时1分钟 沿长虹大道辅路行驶350米,朝南湖支路,南湖路方向,靠左进入长虹大道。用时1分钟 沿长虹大道行驶30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长虹大道行驶240米,靠右上长虹立交桥。

泉州崇福寺泉州崇福寺图片大全

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隐藏着一座历史沉淀的宝地——崇福寺,初名千佛庵,历经多次更名,与开元寺、承天寺并列为泉州三大丛林之一。1982年,它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福建的悠久历史。崇福寺不仅是传承少林武学的圣地,其大雄宝殿更是明代风格的瑰宝,保持着明代的规制。

崇福寺,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寺内拥有“三宝”,一为晋代所建的“应庚塔”,七层四丈,上有浮雕,虽略有倾斜,但历久不坍。

福建泉州旅游景点泉州崇福寺:承天寺、崇武古城、花巷天主教堂、开元寺、洛阳桥。 承天寺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泉州崇福寺,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

泉州崇福寺(泉州崇福寺主持)  第1张

泉州崇福寺的历代住持

1、明崇祯二年(1629年)寺僧超然和尚东渡日本,在长崎圣寿山创建了崇福寺,其后至第七代住持皆为福建人。1957年,福州市佛教协会设佛教安养院于此,后寺改为尼众道场,由传常法师住持。法师率领全体僧众,历经几年辛勤努力,整修扩建,规模日益宏大,使寺貌焕然一新,门庭重辉。

2、释常定,现为泉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市政协常委、泉州少林寺方丈、武僧团团长。自幼跟随周焜民老师学习南少林太祖拳。 1989 年出家于泉州崇福寺,礼元果长老为师。翌年入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深造。 1994 年任厦门白鹿洞寺知客。 1997 年 7 月经泉州宗教局推荐,出任全会走少林寺住持。

3、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被推为涌泉寺第一百二十七代住持。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退席涌泉寺住持。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在崇福寺建报亲塔。1910年(清宣统二年)任西禅寺第五十九代住持。

4、崇祯五年(1632年)在鼓山涌泉寺永觉禅师赞助下募缘续建大殿、法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扩建,后逐渐发展,梵宫林立,殿宇巍峨。现存旧建筑多为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冬由鼓山涌泉寺住持古月和尚募缘重建的,占地面积3816平方米。民国时期曾拥有山田130余亩。批佃收租,供养僧众。

泉州崇福寺的寺院修缮

1、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崇福寺》载:(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中,赐名崇胜;至道(995—997年)中,改名洪钟;元祐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元至正五年(1345年)火,寻复建。明永乐、景泰、天顺间相继修,后废。国朝(清)·顺治年间,参将孙龙为僧重建。

2、崇福寺乃朔方古刹,藏经阁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后更名为千佛阁),契丹时,其地为林太师府署。辽统和间复为僧舍,这可能是隋、唐“舍宅为寺”的遗风,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年)赐额崇福禅寺。现寺内弥陀殿、观音殿为金建,山门为清建,其余为明建。

3、迄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跬存的弟子清安来寺住持,境况才略有起色,清安圆寂之后,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其高徒淑英主持该寺,随即大兴土木,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重新整修大殿,再建东西两庑,崇福寺乃初具丛林规模。

4、历史悠久:崇福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它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参观崇福寺,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建筑艺术:崇福寺的建筑风格典型,具有明显的江南特色。寺内的殿堂、塔楼、佛像等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反映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5、可见当时崇福寺已具相当规模。自弘道以来,至今一千三百余年。其间必多次修葺、重建。寺存明代万历年间大钟及清代石碑记载,有据可查的修葺时段有: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